原來我們的馬總也有抽過菸, 關於抽菸文化讓我想到日本和美國的:
在日本的東京街頭, 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他們的駕駛是在右邊外, 當然車道也是
相反的; 還有他們的斑馬線很寛, 可以讓行人橫著走~呵~; 另外, 他們的大樓如我
之前提的, 全是透明窗戶, 外面的人可以清楚看到他們在辦公; 及他們上班族在坐
地鐵時有六七成的人一上車就看書; 還有他們的街道上很多菸頭, 非常多, 很可怕。
日本人, 給我感覺是- 他們喜歡與壓力共存, 他們要求完美的精神讓人害怕。
而美國, 和日本相反, 台灣的大樓和美國的有像, 都是黑色窗戶; 也是左駕駛; 但馬
路上很少看到機車, 有的話都是哈雷等600以上的大型重機, 有時會有十台以上的
車隊, 很壯觀, 大部份的騎士很多都是上年紀的, 如六十歲的, 頭上喜歡綁個頭巾,
重機車很貴, 好的一台要2萬美金, 二手的一台也要五千以上, 年輕人沒錢買, 也不
實用, 誰會沒事騎重機上班, 熱死冷死; 另美國人吸菸的很少, 至少我住的地方很少
看到, 約三十個男人才勉強有一個, 有趣的是女人比較愛吸菸, 但比例也不算多, 我
猜可能原因如下:
1. 教育- 無論在電視或廣告, 沒有看到吸菸鏡頭
2. 錢- 在什麼都要錢的美國, 菸是奢侈品, 賺的錢連學貸, 房貸都付不出了
3. 環境- 這兒夏天40度, 冬天零下, 大部份時間都不想出門, 可不想為了抽一根回來
後滿頭大汗或冷到咬牙
4. 運動- 這兒地方大, 空氣好, 且小白從小就被學校訓練運動, 一堆球隊比賽, 所以,
他們喜歡運動
5. 音樂- 這也是在學校養成的, 像喝水一樣自然, 幾乎每個人都會一兩樣樂器
我想一個有運動習慣甚至會玩音樂的人是不會想到要抽菸的, 美國人就是這樣, 他們
很懶, 懶得再花更多時間去解決問題, 他們總是用最有效最實際的方法來做事, 配套-
永遠是他們的原則。我說他們是絕頂聰明又現實不過的白色㺅子。
菸齡13年 馬總統:抽菸不能紓壓減肥
(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27日電)總統馬英九在最新1期的治國週記中,與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孫越對話,分享戒菸心情故事。總統以他個人經驗,認為抽菸既不能紓解壓力、也不能幫助思考,更不能減肥。
馬總統在最新1期治國週記中,以「青春無菸High、戒菸最厲害」為主題,邀請「大家的老朋友」孫越對話,分享戒菸的心情故事,呼籲大家戒菸。2人過去都曾抽菸,總統菸齡13年,孫越則有37年,但孫越成功戒菸至今已經26年。
他們身穿「戒菸就贏」(Quit and Win)活動T恤,號召國人響應參加公益活動。孫越表示,4月份上網站去登記,5月份開始戒菸,就有機會可以贏得新台幣30萬元的首獎。
提到自己抽菸多年為什麼最後會脫「癮」而出?總統說,因為他喜歡運動,在街上跑步,如果跟在1輛車子後面的話,會覺得呼吸不順暢,因為空氣很污濁,「如果我嫌排煙很污濁,為什麼自己抽菸呢?」覺得有點自相矛盾,所以決定不抽了。
他以自身經驗分享,抽菸既不能紓解壓力、也不能夠幫助思考,更不能減肥;要做到這3樣事情,還有很多更有效的辦法,不必靠抽菸,例如跑步就能做得到。
此外,總統也說到,「太太、小孩當然都不抽菸,他們覺得爸爸抽菸好臭啊!」對此,孫越則表示認同,家人的這種影響力很大。
不過,總統認為,戒菸不能光靠軟性呼籲,政府還要拿出辦法來。民國86年已經制定《菸害防制法》,但吸菸的人口還在成長。但自從去年《菸害防制法》新制度上路後,全國成人吸菸率就從22%降到20%。
然而,總統也憂心地指出,全國成人吸菸率平均數雖降低了,但是國中生、青少年吸菸率,有8%,到了高中、高職,變成15%。年輕一代吸菸人口增加得很快,這是1個很大的警訊,所以校園戒菸的宣導也變成重要課題。
總統也說,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發現,電視上出現吸菸鏡頭的時候,往往是小朋友愛看的卡通片,吸菸鏡頭在美國播出,是用棒棒糖來取代。可是,台灣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徹底,這也是1個可以改善的項目。
他強調,為了保護下一代,家長、行政部門、媒體都應該把戒(反)菸當做主要的宣導工作,從法律及宣導加強社會菸害教育與警覺度,給下一代清新的未來。990327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327/5/22tsg.html